▲ 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在湘天橋農貿市場前坪開展計量宣傳咨詢。(陳彥圻 攝)
株洲網5月20日訊(記者 陳彥圻 通訊員 劉立新)5月20日是第21個世界計量日,今年的主題為“測量支撐全球貿易”,中國特別主題為“計量精準戰‘疫’、助力復工復產”。為進一步普及計量知識、更好地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今天上午,株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了電子計價秤檢查和免費檢定活動。
一大早,市民陳先生就來到湘天橋農貿市場,在菜攤上買了一把蔬菜,為了驗證菜品重量是否準確,陳先生將菜品拿到市場門口處的公平秤稱了一下。“攤位電子秤上顯示是2.9元,2塊錢一斤,在公平稱上也是2.9元,稱出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證明這個稱還是計量比較準的。”陳先生說。
“湘天橋農貿市場全部使用統一的電子計價秤,市場不允許店家自行調整,這可以保證誠信經營,杜絕短斤少兩。”湘天橋農貿市場管理處主任劉文卓介紹,通過掃描電子秤打印出來的小票上的二維碼,市民購買菜品的店鋪、購買時間、菜品重量、價格等信息一目了然,商品如出現問題都可進行追溯。
▲ 工作人員對湘天橋農貿市場的公平秤進行校準。(陳彥圻 攝)
據了解,自4月1日開始,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全市各縣市區同步開展為期2個月的集貿市場計量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制售“作弊秤”、加裝計量作弊裝置、貿易結算“缺斤少兩”等計量違法行為,督促集貿市場舉辦者依法設置“公平秤”,引導集貿市場經營者積極開展誠信計量自我承諾,鼓勵集貿市場主辦者建立實施“計量失準先行賠付”制度,推動集貿市場主辦者落實計量主體責任,營造“誠實守信、誠信計量”的良好氛圍。
“如果違規經營是故意行為,根據相關法律我們會沒收違法計量器具,沒收違法所得,還要責令市場主辦方將其納入不誠信記錄。同時,責成市場主辦方給出相應處罰。”市市場監管局計量科科長劉立新介紹,從目前檢查情況來看,該局已在中南蔬菜批發市場查獲十余臺不合格電子稱,醴陵市已立案查處兩家違規經營戶。
為進一步加強計量宣傳,提升計量工作的社會認知度,增進社會各界對計量工作的了解和支持。當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湘天橋農貿市場前坪開展計量宣傳咨詢,向過往市民發放涉及商品貿易和誠信經營的計量法律法規,并為市民免費提供血壓計、電子秤等計量器具的校準服務。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如在購買商品時遇到“短斤少兩”等計量違法行為,可撥打12315進行舉報投訴。
☆ 知多點:市民在購物時該如何避免被“短斤少兩”?
首先要觀察電子計價秤是否在平整的水平面上,零點是否正常。同時,市民在農貿市場購物后可及時至公平秤處復秤,購買活禽、活魚等商品時,需要在宰殺前復秤。
消費者與商戶用于結算的電子秤,必須經過區計量所每年的強制檢定,檢定合格后會貼上強檢合格標志,便于市民查看。消費者也可以將自身攜帶的鑰匙或者手機在公平秤上稱重,然后銷售者在稱好商品之后,沒有其他多余操作的情況下,直接將手機或鑰匙放在電子秤上,查看量值是否準確。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